互联网运营最重要的是什么?栏目:营销   发布于:2019-06-14 14:34

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从业人员,想问一下,自媒体运营或者是产品运营,最重要的是什么?



互联网运营最重要的是什么?
[ 标签:互联网运营 ]

  • 全部评论(0
  • 1楼
    小楼昨夜月明中 2019-06-14 18:04:50

    首先你必须具备一个运营的思路,你缺什么你要清楚。特别是思路和框架,没有的话赶快理清头绪,做到胸有成竹,不要觉得是纸上谈兵,等你做到后面你就会深有体会了。



  • 2楼
    网加科技 2019-06-14 17:34:50

    互联网运营最重要的是——运营思维


    无可厚非,运营思维很重要,举个栗子:

    leader交代了一个工作,让你去完成,这时你可以有两种选择:

      以工作结果为导向,作为执行者首要的是完成任务;开始思考,要完成这项工作,我需要作哪几个部分的工作,需要用到哪些资源、技能、工具,等等,接下来就是“做工作”

      还有一种执行者,会分析,我用到公司的哪些具体的资源、技能、工具,能够高效的开始工作,从而减少在一些没有效果的渠道,浪费精力的事

      所以,看完了上面两种工作,现在应该比较清楚一个问题:我们是以运营思维来决策运营策划和执行。

      正所谓:速度要快,姿势要帅!


  • 3楼
    洋品链 2019-06-14 17:04:50

    为什么你看过很多干货,还是做不好运营?


    万字运营干货:如何策划高效的市场推广运营方案 》《在腾讯2年,我学到了这15条关于运营的干货》《如何从零开始成为内容运营》……类似文章大家都不陌生,但很多时候,也许你每天从早到晚都在拜读各种大咖干货,学习各种成功案例,自己的店铺或企业运营却不见成效。

    为什么?因为整个互联网环境、你所处的行业、甚至季节时效等都随时在变,知道解决某一环节渠道、某个具体问题的“术”远远不够,想要成功,必须形成“运营的思维方式”。

    运营的思维框架

    运营的终极目标是有效流量,也就是会购买、使用、分享你产品的人。根据某一阶段的运营目的不同,有效流量可以是微博的涨粉、网站商品的购买、公众号的转发等等。那么,怎么才吸引流量,并保证这些流量是有效的呢?




    技巧和方法很多,但如果想脚踏实地持续发展,就少不了用户调查、内容制作、渠道投放、数据反馈和调整优化五大步。因此,不管我们习惯于通过什么方式、什么渠道学习,在接收知识时都需要围绕这五步,有意识地分析这些知识的核心是什么、主要是哪一步的经验或技能、在自己的行业、企业的阶段是否适用。

    用户调查: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用户调查的目的也不一样。对于新店或新平台,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目标用户,找到产品卖点,寻找适宜的商业模型,达到盈利目的;对于发展期的企业,则是要研究怎么维护老客户,培养潜在客户,实现持续盈利;而如果企业到了成熟期,则要开始关注新用户的开发、产品的更新优化了。学习的时候,应该根据自己所处的阶段去寻找达到这些目的具体步骤方法,看有没有好经验可以借鉴,有没有易犯的错误需要避免,做到有的放矢。

    内容制作:内容制作也需要随着企业发展作不同的调整。新店主要是扩大知名度,吸引流量;运转起来后是刺激用户需求,扩大购买;成熟期是宣传价值观,制造粘性。因此也要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筛选干货。




    投放渠道:渠道选择是否正确是运营是否成功的关键。在各种牛人的经验分享下,新人新店很容易会受到诱导,选择时下热门渠道进行运营。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进行多个渠道的小规模尝试或者内部测试,然后回收数据,选择带来有效流量最多的渠道作为自己的重点运营渠道。

    数据反馈和调整优化:做运营一定要有数据反馈的思维,不然就无法判断自己的运营决策是否正确,运营动作是否有效,也无法进行调整优化。对于不同的渠道,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是不一样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相关知识。

    碎片化信息的学习方法

    现在的各种干货文章都属于适应碎片化时间撰写的碎片化信息,因此,为了达到易于习得的目的它们通常会显著降低认知成本,比如大量简化推演过程、倾向于罗列事实而不是逻辑等。这样的信息如果只是一味接受,你得到的只是一个个案例、结论、观点,却没有背后的原理以及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自然会造成“看过很多干货、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做不好运营”的后果。




    那么在无法抽出大段时间进行系统学习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碎片化信息的学习更有效?

    我们先把信息的学习分为三个步骤:获取、理解与应用。获取信息并不难,需要注意的原则是集中和精简。你一定有过这样的感觉,通过手机、平板电脑上的各种软件获取信息时,很多内容扑面而来,非常尽兴、欲罢不能,但关了屏幕以后根本说不出自己刚才到底看了什么。造成这种普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碎片化信息呈现的方式割断了信息之间的联系,比如微信公众号的几条文章,话题通常就是独立的,互相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联系。因此,每天在获取信息时我们要为自己确定一个主题,今天要获取的是运营哪一块的知识,再集中搜索、阅读它们。

    另外,按原创和首发的标准筛选信息渠道也是必要的。当你接触的信息平台越多,同质化知识越多,记住的信息量越会混乱和减少。目前运营比较标杆的平台有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运营派等网站;而微信公众号有韩利、韩叙、李少加、艺林小宇等,可了解后选择性关注。




    理解方面,可采取“源认知”的方法。阅读每篇文章,都要看看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适用于什么行业、什么运营阶段,作者遇到的那些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是什么,文章是依照怎样的逻辑去选择经验技巧解决它的,还有没有其他有效的方法。拔高一层去看待问题,更容易找到一根线条把储备的知识连接起来,拓展自己的思维网络。认真思考一篇文章胜过你读十篇文章。

    应用方面,我们都知道,没有应用所有积累就都是虚的,但干货文章大多是阐述一些经验理论,没有具体落地的方法、流程。即使偶尔有作者把详细的方案呈现出来,由于行业、阶段、状况不同,也很难照搬。这就需要我们有勇气从理论出发,去思考自己工作中的可能性,设计出落地方案,与前辈或同行讨论后真正执行起来(如属跨境电商领域,也欢迎后台留言与小优交流)。虽然开头艰难,但一旦这么做,你和企业的提升都一定无比之快。

    实际上,不仅是运营,先定一个学习的小目标,选择优质的信息渠道,再把各种信息涉及的知识触点找出来,弄通相关路径,用自己的知识体系检验并输出,这是在所有领域放之皆准的学习逻辑。掌握它,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学习,你都绝不会陷入“学而无用”的怪圈。

    想了解更多电商运营技巧干货,欢迎关注优匙

    公众号


  • 4楼
    三遍书 2019-06-14 16:34:50

    哥们估计是刚刚入行或者是还为入行吧,问的自媒体运营和产品运营是两个方向


    咱们先说自媒体运营,对于自媒体运营很多小伙伴都可能有误区,就说新媒体运营就是发文,做活动,这思想可能不会,个人经验自媒体运营主要做如下四点:

    第一,创造:创造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 可以ugc或者pgc 都可以 ;创造活动:基于互联网化的活动(可分享、易分享)

    第二 分发 将创造的内容、活动分发到各个自有平台(自己的网站、app等)以及合作渠道(PR)和各渠道媒体(自媒体平台、博客等)

    第三 粉丝 包括粉丝聚合和粉丝管理, 将所有能看到内容 活动的人 都引流到某个聚合平台(微博 微信 微信平台 等 都可以 只选择一个即可) 同时进行粉丝分级管理即可

    第四 变现 电商 广告;电商很好理解 就是卖货 ;广告多种形式 (cpc cpm cpt cpa 均可)

    一定要注意一点,在运营之前,一定要确定运营模式 比如 你运营产品是什么 产品对应的人群 人群喜好是什么? 这些人群在护理完的哪? 我现在做的一个咨询项目 是男性保健产品,但是我们做新媒体方向就有个汽车方向。不知哥们可以理解?

    再说 产品运营 ,在市场营销中 产品分了十类 ,在商标中,产品分了四十五类,在互联网中 产品可能只包括网站和app 产品。所以在互连网产品运营中,我们运营就是网站和app

    企业网站(线上转线下变现)运营 就是可以说为流量和转化

    而电商网站或是全线上转化网站及app运营,就流量 转化 变现 (或者说 拉新 留存 促活 转化)

    这个问题就很麻烦了!在这里从略,如有问题 可以慢慢聊~!

    综上所述 为个人工作经验,仅限于原来操作店铺时候个人操作方式,仅供参考,如有异议欢迎评论探讨


  • 5楼
    森居简出 2019-06-14 16:04:50




    本人一直做的就是互联网运营的事情,从工地修路的职业半路出家,误打误撞进入运营岗位,说是误打误撞,实则发展的必然。十四年从业经历,自由职业者,在家办公,独立运营年销售额5000万+网站项目,目前年薪七位数。



    当一个项目完成前期的建设期,进入轨道后,我可以在海边或山里住上一个月,通过一台笔记本电脑,远程负责整个项目的正常运转,每天就是看看流量、看看报表、找到问题、转发给对应的人,不谦虚的套句成语就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深居简出、以梦为马;敲敲键盘、年薪百万。这就是我理解的运营工作的理想状态,很幸运进入这个状态已经七八年的时间了。




    具体的工作简单的说就是老板告诉我公司是做什么产品的,其他的他就什么都不用管了,从前期调研、分析、策划、文案、品牌、到中期网站、建设、后期维护、优化、推广、统计、调整.......全栈服务,一句话,线上的所有事情都由我来处理,老板只负责钱、战略方向、产品组织,其他人负责消化订单、售后服务就行了。




    其实这个职位准入门槛很低,不需要写代码,我直到今天都写不了一句代码,但我能看懂一些,比如跟优化有关的,我能够进入这个职位是偶然也是必然,因为没学历,没有专业背景,但对互联网及其感兴趣,知道互联网能解决我想要自由又要赚钱的需求,所以没得选运营就是我最佳的去向。因为学程序开发动辄几千上万行代码,实在是让我感到密集恐惧,对我这种数学渣来说是不可跨越的技术鸿沟;美工呢也需要扎实的美术功底,那也不是一两天学得来的,而且这两个职位都是吃青春饭、技术饭,执行层面的,发展很受局限。只有运营能够快速上手,我只需要做我能做的,我做不了的交给更专业的人去做,但我清楚我需要什么就行了,所以说这个工作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只要用心学习,几乎人人可做,但要做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思考和对全局的把控,具备良好的逆向思维,敏锐的洞察力,要有全局观,了解整个项目的流程、知道实现项目所需的资源、技术,并能够整合组织这些要素,用最少的钱、最快的速度,把项目从一个无形的想法创意输出执行为一个看得见的产品,并通过持续的运作和经营,得到市场的认可,获取持续的收益。




    运营可以说是互联网行业最容易切入的职位,进门很容易,但做好不简单,不要求你什么都自己做,但要求你什么都要懂,经验相对比较重要,是一个要求全面性的人才。

    其实马云就是一个典型的运营者出身。

    运营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全局观和组织能力,有点类似于诸葛亮的角色,不需要他动刀动枪,只需要出谋划策、识人用人,经营管理。如果具体点来说的话大概就是分析能力、策划能力和写作能力、执行能力吧,作为一个运营,语文一定要好,搜商要高。

    一个老道的运营,当老板的一个想法提出来,脑子里面一过就知道这事能不能做,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和投入,建设周期是多久,盈利周期是多久,盈利规模有多大......大概齐脑子里就有个谱了,运营做得好可以一直干到退休,先给别人干几个成功项目,后面想做什么都可以,因为流程、资源、经验你都有了,剩下的就是选项目的事情了。


  • 6楼
    tata小公举 2019-06-14 15:34:50

    作为一枚理工妹,同为互联网运营同行,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哈~ 本人理工女,15年毕业于湖南某大学,学的是石油化工相关专业。 转行前对于互联网纯属小白,转行做互联网运营岗花了3个月时间。 现在做互联网互联网运营已经三年多了~ 希望我的回答分享对你有价值,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


    运营思维

    为用户创造价值的思维方式

    为用户负责,只有从用户角度出发的运营才会真正获得用户的认可。

    比如:滴滴打车,其实滴滴打车无论是从刚需还是庞大的用户量群体,都算的上互联网里面的垄断行业和翘楚,但是对于一键报警这个功能始终没有良性开发,而是做了一个社交类黑夜打车顺风服务,随着七八起案件的放生,这个企业最后的导向必然是GG的。

    好的运营方式是用户来源和创收的重要渠道来源

    ,所以,不断在运营的工作当中推陈出新,不断转化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路径,这样带来的结果导向是好的

    。公司的运营方式是团队根据产品或者服务通过试水和探索得来的。

    运营经常背负这各种各样的KPI指标,包括用户指标和流量变现指标、转化率以及重复购买率,领导关心的可能是最终结果导向,我这边给到你多少流量数据,你需要帮我转换多少?最终的结果导向反推,所以需要站在KPI指标的分解过程中,具体分化到用户运用、流量推广、品牌曝光度的问题上,运营就是一个完整的闭环项目

    ,所以可以重复推导,这样方便我们梳理自己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任何环节问题,能够很好地得到解决~

    希望以上的分享对你有帮助!

    1.如果你是职场小白想学互联网运营知识

    2.如果你想在入职道路上打下好的基础

    3.如果你想借鉴我成功转行互联网运营的经验可以和我一起交流

    ,也可以加我微信交流:zxf_alpha




  • 7楼
    小凡数码发烧友 2019-06-14 15:04:50

    作为资深运营同学,首先要先理解运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个底层逻辑先搞清楚。


    运营的目的就是赚钱。然后怎么赚钱,分解一下整个逻辑架构:

    一是有更多的用户进来,简称来量。

    二是这些用户留得住,简称留存。

    三是这些留下来的用户要活跃起来,才有可能赚钱,简称促活。

    四是活跃的用户要尽可能地多充钱或充多钱,简称充值率。

    五是充进去的钱要尽可能地消费掉,不然会计上不体现。

    好吧,按照上面的逻辑架构来安排要做什么?

    一是数据分析,目的是判断能否达到以上五个阶段的目的。

    二是搞好包装:看能否吸量。

    三是选择哪些渠道推广,看能否搞到更多的量。

    四是怎么来搞运营活动,让用户活跃。

    五是怎么来搞促销,促进用户充值和消费。

    当然,还有个用户运营,说白就是客服+自媒体(社区)+认知盈余思维,把产品文化和用户的生活方式对接起来,让用户不仅满意服务,还参与到产品的运营中来。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东西。小米的社区就运营得很有代表性。很多人仅懂个皮毛,实操为零。

    最后,就是运营对产品的支撑,版本怎么优化,下一个产品怎么做,甚至反过来指导研发,这又是更高一层次的东西。

    想做更牛的运营经理吗?这条路慢慢走,我就是这么过来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说点什么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