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建立了一个2000人的专职打假队伍,加大淘宝售卖假货惩罚力度,对此你怎么看?栏目:淘宝   发布于:2018-11-16 11:44

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建立了一个2000人的专职打假队伍,年均投入超10亿元,2016年共排查出4495个销售额远超5万元起刑点的制售假线索。今年3月,阿里向全社会发出了“像抓酒驾那样打假”的呼吁,并提出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大惩戒力度,建立企业信用系统让假货逐渐减少的方法。
[ 标签:淘宝售假 ]

  • 全部评论(0
  • 1楼
    大懒懒momo 2018-11-16 17:14:57

    我只能说,现在阿里系的吃相越来越难看了



  • 2楼
    好豆数科 2018-11-16 16:44:57

    说实话阿里巴巴建立专职打假队伍从出发点来讲是完全没毛病的,不过个人感觉有点左右手互搏。真心打假不如来个全民打假,举报淘宝假货阿里巴巴直接奖励,不过相信阿里巴巴不敢也不会这样做。人来人往皆为利,何况是企业呢!



  • 3楼
    上网真好玩 2018-11-16 16:14:57

    当队伍壮大以后肯定得净化自身,起步或许可以压线,但是压线肯定走不长。就像当年的百度推广,全是广告谁还用他?阿里巴巴不是做一锤子买卖,肯定得把自身变优质,就像以前中国是制造大国,现在就算不是强国,但也能拿得出手吧。以前山寨多,现在呢?所以说社会在不断往上进步。这是好事!



  • 4楼
    o鹰眼o 2018-11-16 15:44:57

    宣传的成分多于实际的操作,也是国家相关部门对阿里的压力越来越大了,现在盲目信任阿里的也越来越少了。马云特别精明,别看平时云山雾罩的大忽悠,实际很注意舆论的风向和国家的动态。双十一销售虚假和赵薇黑心操作这两件事出现后,舆论明显对马云不那么客气了,所以每次阿里遇到不顺利的时候,都以高调打假的名义出现,这次也依然如此,但愿这次是真的,并能坚持下去。



  • 5楼
    悠妈优爸的诗和远方 2018-11-16 15:14:57

    谢谢邀请!


    对于现在网购的大军来说,个人浅见是好事。

    网络日益发达,网购已是许多人代替实体购物的更便捷选择,能够在有人监管且货品有质保价的前提下,网购起来岂不更“不亦快哉”!

    网络环境的成熟和健全也代表着科技和市场的需求,毕竟这个世界因网络而日益紧密,可以足不出户,便四通八达。

    消灭和打击网络造假害虫,肃清网购环境,是维持网民良性消费的举措,亦是淘宝健康发展之大势所趋。

    这个平台的缔造是亿万网民信任之寄托,不能以蝼蚁之害而使“千里长堤”功亏一篑。

    对于打假之事,大力赞成!赞成

  • 6楼
    火星瞭望周刊 2018-11-16 14:44:57

    618期间,我给淘宝的拍卖做过一个活动。是这样子的,阿里内部有一个基金专门用来购买淘宝平台上的奢侈品,会针对那些代购的店铺去潜伏购买对方的奢侈品,价格都不便宜。几年下来,大概花了有将近两个亿。


    为的是鉴别这些店铺是否在卖假货,然后如果发现卖的是假货,他就会把这些店铺直接封掉,如果是买到的是真货,这些商品就会留存在库房。日积月累累,就有很多很多件商品,留着也浪费,618期间他们拿了一部分商品出来拍卖,都是正品,拍的款项捐给公益基金会。

    多功颂德这些话我就不说了,我觉得这是必要的。阿里巴巴这么大一个集团,有如此大的现金流和盈利,每年拿出十亿现金维护平台的商品质量问题,是它份内的事儿。毕竟卖假货是淘宝的一个痛点,扭转形象,维护平台的安全,提升用户的体验度。

    马云说“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

    阿里巴巴集团招聘页面显示,数据挖掘方向的打假专家,需要有扎实的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或机器学习基础;线下打击方向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网络犯罪调查经验和数据侦查能力;而产品运营方向,则要求具有能力做产品规划及设计。

    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今日再次面向社会发布“英雄令”,宣布开启新一轮的人才招募。"在打击假货这件事上,阿里预算无上限,进人无上限。"


  • 7楼
    湖南鑫源公司业务经理 2018-11-16 14:14:57

    这样说吧,这些事情不光是靠淘宝来行动,不管阿里在怎么打假,假货还是会有的,因为这个就是人性,在说包括京东自营也有假货,因为淘宝只是一个平台,租给人家做生意,每天不可能天天查人家店和仓库,就好比犯罪分子一样,我们遇到抢劫或者什么的,要马上报警,给警察提供线索,这样警察会有行动,而不是埋怨,到网上乱喷,说这个地方怎么怎么样,怎么乱,然后就这样过去了,说不定下次他还会出来打劫,你不报警,有可能他会一直这样下去,警察不可能天天守着犯罪分子的,或者见一个人就搜查一下,所以在网上买到假货,要马上在找平台客服举报,提供证据,这样平台就会一锅端掉,而不是埋怨这个平台,骂几句就过去了,当然我们自生也要有判定产品能力,不贪便宜,300块钱买来的平板电脑,玩游戏卡,你就说是假货,这个自己想想就知道,300块钱平板电脑你还像怎么样。首先也要搞清楚假货,或者也要搞清楚,假货和杂牌货不是一个意思的,一分钱一分货。



  • 8楼
    小鞋匠潮鞋世家 2018-11-16 13:44:57

    “假货”是互联网的高频词汇,在持续不断的新闻曝光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有那么几条。


    显然,中国已经成为假货的重灾区。

    ( 2 月27)阿里集团发文呼吁“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颇有几分猛药去苛,重典治乱的决心。莫不是假货成灾,又怎会投“法”问路?


    平台并非第一责任人

    有数据佐证,据美国商会数据显示, 2010 年到 2014 年间,美欧日执法机构没收的仿冒商品中,72%来自中国。更进一步数据(国际商标协会数据)显示, 2016 年全球买卖的假货产品价值 4600 亿美元,且大部分假货买卖发生在网上。

    之于“假货”角色身份不同,心态自然各异,有爱、有恨、有痛不在话下,毋庸置疑的是,电商平台势必沦为烁金众口的“喷池”,从怒发冲冠中,不难看出,技术平台俨然被当成了假货的发源地。

    殊不知平台只是集散地,更何况从技术平台本身来看,它没有与假货为伍的动因。

    正如一位互联网老兵所说,技术本身并无罪过。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越来越多的罪恶,而是罪恶一直存在,正如不是因为有滴滴、顺风车,才有了劫杀,而是劫杀一直存在,不是因为有淘宝才有假货,因为假货一直存在。

    假货流于线上,可制假售假的链条源头来于线下。正因如此,阿里首席平台治理管郑俊芳一直强调打假线下是关键。

    进一步深究,平台为什么要打假?从用户、商家的利益考虑,平台当然有义不容辞的义务拒绝假货,保证商品的质量和安全,用户体验值才能上升,平台的口碑、形象才不会受到影响甚至是破坏。从这个维度上看,不难理解为什么阿里一直对假货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为什么阿里专门建立 2000 人的打假团队来,每年投入 10 个亿打假。

    然而,阿里这颗矢志不渝的打假之心,目前看来并没有获得多大的赞誉。淘宝之所以一直被诟病为“假货的营房”是因为平台打假的义务一直被过分放大、过多的渲染。

    众人往往只看到阿里外表的风光,却看不见其背后的苦楚。


    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拥有4. 5 亿活跃用户,万千商家,覆盖千万级品类,面对海量的信息、数据,阿里可以通过对商家、产品进行资质审核、认证来对假货进行控制、防范,却没办法做到把假货排除在外,更不能杜绝假冒伪劣在平台上流窜。阿里平台如此,其它的平台亦然。

    可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同样面对假货问题,阿里逃离不了成为众矢之的困局。

    酒驾式打假

    假货屡禁不止的症结何在?

    马云不止一次强调过,打假就是要跟人性的贪婪作斗争。假货不绝,离不开人性维度上的思量,治售假货成本低,获利丰,哪怕是没有100%的利润可图,也很难杜绝制假售假者铤而走险的行动。

    不过,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平台没有执法权,而相关的法律却存有着天然的滞后性。

    据地歌网了解,截止 2016 年 8 月底,往前推 12 个月,阿里共撤下3. 8 亿个商品页面、关闭 18 万间违规店铺和 675 家运营机构,因为没有执法权,阿里能做的只是发现问题、下架商品、向监管部门报告线索、等待执法部门依法处理。

    根据阿里披露的数据, 2016 年阿里平台治理部门共认定和处理制假售假案件线索 4495 条,案值均高于 5 万元的起刑标准。执法机关接收线索 1184 条,而确认获刑的仅 33 例,制假售假受到刑事处罚的比例不足1%,其中涉案判缓期执行的比例高达79%,可以断定,法律打假的力度远远低于预期。

    与美国相比,更是相去甚远。

    美国联邦法律依据制假售假者犯罪程度,轻者获刑 10 年以上,重者将被判终生监禁,对公司处罚罚金高达 1500 万美金。多位法学专家对此评价,我国现行相关法律规定存在过时、过宽、模糊和难以执行的缺陷,要根治制售假问题,需改善立法、严格执法并加重刑罚力度,让制售假货者付出应有代价。

    刑事处罚比例仅为0.7%,意味着阿里打假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去年年底央视曝光中国海关拦截了“香奈儿”“迪奥”等冒牌货,经查获悉那是日本卖给中国人的“专享”假货,同样,擅长整容术的大韩民国玩起了瞒天过海之术,韩国KBS电台曾曝光:韩国化妆品假货只卖中国人。再回首,阿里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恶名市场名单”经历了“列入——移除——再被列入”。


    从投入和产出的成本看,阿里每把一个治假售假者送进监狱要耗费一个亿。从效果来看,假货问题犹如西西弗斯头顶上的石头,顶上去又滚下来。

    阿里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指出,根治假货亟待严格执法、加重刑罚,否则打假就像个筛子,违法犯罪的人笑死、痛恨假货的人急死、执法办案人员累死、消费者哭死。为此阿里呼吁酒驾式的打假,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

    打假用重典,阿里算是先锋。

    最近几个月,阿里状告傻推网,成为首告刷单第一案,起诉出售假冒施华洛世奇手表的网店店主,成为平台首告店主第一案,把知产流氓“杭州网卫”送上被告席,也是反知产流氓第一案。

    倚重法律的“酒驾式”打假,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或将带来的“倒逼式”前进。

    技术平台治理假货最大的优势在于通过大数据、智能检索等手段发现和捕获制假售假信息,平台与执法机关相互配合,按图索骥给予制假售假者链条上每个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呼吁打假用典,在假货治理问题上共同形成防微杜渐的机制,不仅局限于电商平台的治理,更大层面上有利于推动整个中国商业环境的净化,甚至改变中国的国际形象。

    酒驾式打假或将带来的是阿里成功洗刷“假货平台”的恶名,变身“打假英雄”或可期。


  • 9楼
    小知是非 2018-11-16 13:14:57

    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平台只会越来越完善,这样就意味着会清除一些店铺,同样的也是对消费者一个很好的保障。



    在电商平台上,淘宝一直都是以假货著名的,很多人都知道淘宝的假货比京东的多,当然很多人都会说京东是自营,淘宝是开放式的营销,这就意味着淘宝的管理比京东难上太多。其实京东虽然是自营,但也同样有假货,只是很少而已。


    淘宝初期,很多人都只是靠单纯的刷单就能坐收利润,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淘宝慢慢成熟,就开始了打击淘宝刷单,因为淘宝已经不需要刷单式的营销。


    据说淘宝每天都有大量的店铺关闭,同时也有大量的新店铺开启,你刷单,淘宝可以放心大胆的查你,就是把你店铺关了,也不会影响到淘宝的经营。

    打假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重视的,为什么淘宝初期,马云明明知道别人在刷单,在售假货,却只是相对视做做样子,就因为那时候淘宝还没成熟,很多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于阿里加大人手查处假货,对售假货的大力处罚,本人是支持的,因为这样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保障,也迎合了国家的打假政策。

    同时阿里也是想把在人们心中淘宝假货多的思想拉回跟京东那样,很少有假货。

    在未来的淘宝,或许很多个人店铺将会面临淘汰,而企业店铺就会大量涌入,小卖家都失去了优势,在未来的某一天,如果淘宝还是淘宝,那么将会是企业店铺的天下,新入驻的小卖家将会淘汰。


  • 10楼
    天下网商 2018-11-16 12:44:57

    作为打假行业先锋,阿里巴巴持续输出强有力的大数据线索,积极与行政执法部门、公安机关合作, 移送案件线索,有效提高了执法打击的精准度,用实际行动响应“像抓酒驾一样打假”。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全国双打办”)也为阿里点赞。


    案例1:捣毁高仿VANS鞋制造窝点

    网上售卖高仿VANS鞋的90后张某,一双鞋子进价100元都不到,不足正品鞋子价格的四分之一,鞋全部出自河南一家小厂,张某却在其网店的商品详情页中反复强调“100%正品”。2016年1月在阿里大数据打假模型过滤下,实时交易监控系统“小哨兵”发现张某有将买家引导到至阿里交易体统之外的违规现象,经过追踪现出原形,不仅被警方送进看守所,还被阿里两度送上被告席,索赔53万元。警方现场查获假VANS鞋200余双。


    案例2:破获澳大利亚“国酒”假冒制造团伙

    著名葡萄酒品牌“奔富”(Penfolds)堪称澳大利亚的“国酒”。当网上出现了价格低廉的该品牌红酒时引起了阿里巴巴有关部门的注意,阿里巴巴平台治理技术助力上海虹口区公安,将跨越沪闽两地的生产、销售假冒品牌红酒的犯罪嫌疑人9名全部查处,并在现场缴获假冒红酒14000余瓶,涉案价值人民币1000余万元。


    警方现场展示被查获的假冒品牌红酒

    案例3:斩断假冒LV的生产链

    2017年年初,阿里巴巴打假联盟创始成员LV得知湖南永州有假冒品牌商标的皮料生产工厂。随后阿里打假特战队大数据挖掘和分析,6月6日永州公安在经过2个多月的调查之后出动60余名警力,查获一批用于生产假冒皮料的机器及皮料成品,包括10支LV商标花纹印花滚筒,255卷假冒LV皮革。工厂负责人邓某虽然试图逃跑,但还是被警方抓获,带回审理。


    6月10日央视金牌调查栏目《新闻调查》详细揭示了消费者在网购维权中遭遇的诸多困境,呼吁平台、工商、质检、公安、品牌方等全社会联动起来,积极响应马云的公开呼吁:“像抓酒驾一样打假”。


说点什么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