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酿白酒是不是很不安全?栏目:淘宝   发布于:2018-10-12 09:58

看到淘宝上有人卖自己酿的白酒,说是纯粮食酿造,健康有安全。但是看到很多专家说,其实自己酿酒卫生更不合格,而且工艺很差,搞不好会中度,想问问有经验的,到底哪个说法更靠谱?
[ 标签:农村淘宝 ]

  • 全部评论(0
  • 1楼
    现实 2019-02-03 15:11:15

    白酒把酒头掐下去就是不错的久了,只要是好粮食做的没有什么安全问题。相反现在大酒厂也都在用酒精做酒,市面上一百瓶酒能有两瓶是纯粮的都不错啦。专家就是替人家说话的,除了吃屎还会啥?

  • 2楼
    美食美邦 2018-10-12 15:28:05

    今日头条:美食美邦


    在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这样一个传统,一到夏粮收获后,诸多农家便开始用新米家庭自酿白酒,称之为“谷酒”或“土烧”。深得老百姓喜爱,逢年过节,亲朋好友,没事就整两斤,一边呲溜一边还要发个感慨:这是纯粮酒,味道好!但是,小编要说:即使这样的酒真的是粮食酒,喝起来可能是喝慢性毒药。为什么呢?其实自酿的白酒本身是没有什么危害,但是如果处理的不得当就可能会残留一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如自酿酒处理不当,导致酒中甲醇含量较高,甲醛在体内不易排出,长时间的甲醛积累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有损害作用(头晕、视力模糊、头疼、耳鸣、呕吐等症状)。

    今日头条:美食美邦

    那么自酿酒还能不能喝?自酿酒可以喝,但比工业生产的酒安全风险更大一些,所以喝自酿酒最好要谨慎一些。家庭自行酿造的酒,缺少工业生产时严格管理及质量控制系统,较难有效预防污染及消除农药残留,容易产生有害物质。

    问题一:酿酒生产工艺过程应如何去除甲醇?

    酿酒原料中含有的果胶质是甲醇生成的基础,它主要集中在原料的表皮。自酿酒对原料处理能力弱且设备一般相对简单(无较好的蒸馏塔),蒸出来的“头酒”甲醇含量偏高。

    问题二:食品安全的风险谁来控制?

    在家里自酿酒,“谷物原料不做农药残留检测”、“没有科学的工艺流程及生产设备”,“重金属等无法过滤造成严重超标”,“饮用前不经任何食品安全检测”……这些即使是任何白酒生产厂,都不可能出现这些食品安全的风险。 问题三:简陋设备造成的质量风险?自酿和酒厂在设备和环境上差距大

    今日头条:美食美邦

    这样的设备和环境,别说把酒里的杂质除去了,肯定还会把乱七八糟的东西搞进去。

    问题四:工艺的差距使酒的品质差之千里

    酒厂酿酒,必须制定严格的流程规范,来保证出酒的品质。怎么制曲、怎么下窖、怎么出窖、怎么上甑蒸馏,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这保证了出来的酒,品质稳定不会出大问题。更何况酒厂还有“质检”这个岗,就是专门盯着酒质的,他们会将每批次的酒取样化验。

    比如酒厂蒸馏出来的酒,必须“掐头去尾”,即将刚开始出的酒和最后的酒都回泼酒窖,或直接扔掉。因为刚开始出的酒,里面醇、醛等杂质含量高。 自酿的有这些讲究吗?自酿酒里面的甲醛、重金属等有害物严重超标,有的人只觉得自家粮食酿造的酒是纯粮原生态的,却根本不知“有害物质超标”这个概念。这样的酒,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身体。

    问题五:饮用舒适度的问题

    自酿的酒半年甚至刚酿出来就卖,满满的土腥味、辛辣、爆口感,有的人为了追求“口感”加点冰糖和枸杞等,其实这就好比小孩子吃药怕苦,塞一颗糖在嘴里的道理一样。 正规酒厂生产的酒一般都要经过专业存放,如浓香酒两年以上、酱香酒,从酿到能喝,至少三至五年,才能算得上“口感还可以”。

    一瓶白酒,并不是简单的从酿出来放一段时间就能好喝的。中国白酒的魅力,就在于将多种不同风味、不同年份、不同等级、甚至不同香型的‘调味酒’,和作为主体的‘基酒’,调合成一款风味复合的成品酒。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勾兑,这其中有中国哲学的韵味,和中国烹饪的原理很相似,其实是一个系统而科学的工程。

    今日头条:美食美邦

    问题六:品质保障不同

    自酿酒,一般是请四处流动的“土酿酒师傅”进行操作,而这样的从业者,大多是抱着“赚一票就跑”的想法去做的,为了盲目乞求出酒率,他们往往会采用一些“特殊手法”,才不管“标准”,只要不当场喝出毛病来,就不怕。

    正规酒厂生产是经过国家严格审核的,生产出来的成品酒每一项质量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放心地喝。

    今日头条:美食美邦


  • 3楼
    人生如棋66972536 2018-10-12 14:58:05

    农村自酿白酒是不是不安全,首先要弄清楚其安全所指的是什么?酒类产品是国家严格管制的物品。必须有国家核发的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以及产品标准等。其生产环境设备等必须经验收合格。细则在此不赘述。所以说,没有生产许可证及相关的手续,任何人私自生产酒品都是违法的。因为酒是入口物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和出厂前必须经化验达标。每个产品批次都有化验结果单存档备查。那么非法自酿的酒是不是不安全呢?一,起码是安全没保障。二,出现问题维权困难。三,经营此类酒会受到惩处,特别是巨额的经济处罚。为此希望大家多了解相关知识,最好不要饮用私制的酒品,以确保自身安全。



  • 4楼
    老龚说势 2018-10-12 14:28:05

    这个东西,说一点真话吧,以免害人。我妈妈一年最少做五缸酒以上,最起码我要帮忙一缸酒。所以,我对这个不怎么排斥,说不卫生的砖家确实应该被喷,说话不负责任。


    但是,说真的,如果到了我们这个年龄的时候的人,确实见识过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的喜欢喝酒的老头的状态,绝大部分是手发抖,嘴角流涎水,眼睛有的看不见,走路抖抖瑟瑟的。而且这种人非常多。

    为什么呢?确确实实是酒精中毒。因为那个时候的蒸酒没有提纯概念,主要是微量的甲醇在作怪。这个事情不宣传,真的又会制造出一批这样的老人出来,不是赚两个钱的问题,而是害人的问题。

    所以,我一直以来跟妈妈说,最开始流出来的一杯酒一定要倒掉。我自己的

  • 5楼
    追梦秋 2018-10-12 13:58:05

    农村自酿白酒跟发酵工艺还有酒药(我们叫酒药,就是发酵用的)有关。我听我爸说过,以前的酒药都是自己做的,要配好多中药,喝了不上头,合理饮用确实有强身健体的功效。记得小时候用稻谷酿的白酒喝起来辣,后面是甜的。但是现在的白酒不一样了,因为酒药不一样,现在的酒药出酒率比以前高很多。我一般买来泡杨梅酒和药酒喝,干喝口感不好。但是这只代表我们这里的白酒,我喝过湘西龙山的米酒,江西宜春的谷酒,那是真好喝不上头,醇香又不烈。说实话,现在市面的白酒真不敢喝了,就他妈的几十块的牛栏山二锅头我居然也喝到过假的,第二天一帮兄弟们喊头疼。如果喜欢喝酒,而且是白酒,我建议还是喝农村自酿白酒。当然是通过熟人买的,知根知底,农村也有勾兑白酒的,哈哈!



  • 6楼
    清明酒280004866 2018-10-12 13:28:05

    老祖宗传下来的蒸馏技术。粮食、水都放心。纯手工看的见,怎能不安全。现在社会还有什么让人放心,话说配料都有假。价格成本实惠,好喝不头疼。家酿。



  • 7楼
    花椒加胡椒 2018-10-12 12:58:05

    哥只知道喝酒喝死的,百分之八十是劣质瓶装酒,自酿的还没见过,也没听说过,正规酒厂出的酒也未必不掺假,不添加,不勾兑,才是放心酒,至少自酿的做到了,正规酒厂出品就没有塑化剂不超标的,所谓中毒,估计这玩意站比例很大吧!原生态,自产的,才是安全的。过年我们家都是自己到村里买稻谷,玉米,糯米,高粱等,拿到作坊去自己加工,作坊收取费用每公斤粮食6元,酒曲分三六九等,水根据自己的想法,井水,自来水,山泉,酒好要水好,要用活水的话自己弄,然后取酒的时候,酒头最好,度数也高,二锅头次之,在次就是渣,自己喝一般只要两道,出酒率不高,大概4斤出1斤那样子,一般酒厂都用酒头勾兑酒尾,自酿酒尾一般不要,成本以稻谷为例,稻谷2.2元一公斤,酒曲用一般的20元每锅,加工费6元一公斤,酿出的白酒成本大概在20元一斤,小酒厂的酒便宜是因为出酒率高,后期勾兑,所以成本才低,孰优孰劣,很明显了!



  • 8楼
    痴心酿酒人 2018-10-12 12:28:05

    首先酿酒是一项技术活,并不是简单的发酵、蒸煮、蒸馏就能搞定的。


    自酿白酒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技术、设备不过关

    导致杂醇或者重金属中毒 。

    塑胶是新世纪的一大发明,因其轻便耐用等特点,塑料桶、塑料缸等东西代替了传统的笨重木桶、陶缸,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爆出塑料制品中含有的塑化剂对人体有害;

    另一方面,铲酒糟、搬运酒糟、蒸煮蒸馏等要用到各种金属制品,但金属与酒又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而生成新的物质,从而会导致重金属超标。

    所以近年来,健康、原生态、传统

    已经越来越成为酒家宣传的卖点,采用传统的木质宣板、木质推车、木质酒甄子、乘酒用陶罐等,无非是为了表明,这酒很健康。而自酿白酒限于设备,蒸煮用的是金属、盛放用的是塑胶,塑化剂含量、重金属等容易超标,而自己又没有技术去处理,这种酿造的酒是很危险的。

    2.卫生条件不达标

    导致出现污染物、细菌等有害物质。

    据我了解,很多人自酿白酒消毒的方法是高温蒸煮加酒精消毒,这种方法可行但不完善,

    大多数人只注重器皿和使用工具的消毒却忽略了个人和环境的消毒。消毒处理不当,一方面会使粮食在发酵过程中容易感染到有害杂菌的侵害,另一方面会生成各种不明细菌,发生种种难以预料的化学反应。企业酒厂酿酒,都是有极其完善的消毒流程、消毒设备、消毒手段,每次作业完毕都会进行全方位的消毒,这些都是家庭作业所不具备的。

    3.自酿酒容易甲醇超标。

    酿酒材料在发酵过程中,甲醇的产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植物细胞壁中含有果胶,其本质是半乳糖醛酸聚糖,其侧链可被酯化,酯化的果胶在果胶酶作用下会生成甲醇。所以,白酒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甲醇,不论是自酿还是工业化生产都会产生。

    工业化生产酒时,一般会通过前处理、改良菌种和改善工艺等方法来降低甲醇含量。自酿过程中的甲醇含量往往不可控,而且限于设备、知识水平、技术等条件,自酿白酒的甲醇得不到有效控制。

    4.自酿白酒存放的时间不足


    各酒厂酿出的酒,都需要经过一定年份的存放处理,一是为了让酒中的悬浮物质沉降,以此降低酒中的固态杂物,另一方面是让酒里面有害的气体挥发出去,还有就是使得酒体在恒温、恒湿、避光的条件下趋向丰满。

    俗话说:酒越陈越香,白酒经过年份收藏会变得更加醇厚。自酿白酒由于量少或者急用等原因,往往等不及让酒中的有害物质充分发散就开罐取用,轻则会破坏酒质,重则会导致酒中积累毒素。

    如今市面上酒精酒盛行,想喝点健康粮食酒,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个想法是很好的。但是在酿酒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好卫生等问题,那样喝到嘴里才是佳酿而不是苦酒、酸酒乃至于毒酒。

    祝大家都能喝到健康美好、安全放心的自酿酒。

    我是一名酿酒师,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酒知识。


  • 9楼
    诺曦1234 2018-10-12 11:58:05

    首先回答,农村自酿白酒很不安全。


    第一,自酿的危害与设备及工艺有很大关系,并非蒸馏一下就可以的,我按我的理解讲一下自酿的劣势:

    1.设备和操作环境差距很大。以蒸馏酒为例,纯粮酿造的蒸馏酒可以大致分为“发酵”和“蒸馏取酒”两部分,而影响出酒质量的,主要是在取酒阶段的设备。

    在设备上,正规的酿酒厂与自酿作坊的差距,就如海湾战争时的美军和伊拉克军的差距一样,妥妥的吊打。而这只是最基本的影响酒质量的一小部分,自酿和正规酒厂最大区别,还是酿酒的原料、工艺及流程。

    2.工艺流程的差别纯粮酿的酒并不贵,以浓香为例,大概三斤粮食能出一斤酒,一斤高粱也就三块多。那为什么自酿的那么便宜,酒厂的那么贵?抛去渠道、品牌、包装这些额外的因素,他们之间差距,在于工艺流程上。酒厂酿酒经验丰富,一个长期经营的酒厂,必须制定严格的流程规范,来保证出酒的品质。怎么制曲、怎么下窖、怎么出窖、怎么上甑蒸馏,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这保证了出来的酒,甲醇等有害物质不容易超标。更何况酒厂还有“质检”这个岗,就是专门盯着酒质的,他们会将每批次的酒取样化验。比如酒厂蒸馏出来的酒,必须“掐头去尾”,即将刚开始出的酒和最后的酒都回泼酒窖,或直接扔掉。因为刚开始出的酒,里面醇、醛等杂质含量高。自酿的有这些讲究吗?自酿酒里面的甲醛等有害物的超标,即使短期没喝死没喝伤,也会在你不知不觉中严重伤害身体。以上说的是健康,下面说口感品质。以浓香为例,一般酒出来以后,放个两年以上,才能算得上“口感还可以”,自酿的白酒,满满的土腥味、辛辣、爆口感,还不如去喝香精调的酒。

    3.品酒时候,会经常说到“酒体协调,饱满”,一般人能看懂每个字,但意思就不理解了。其实你拿着自酿的和酒厂出的好酒同时喝,就能秒懂这啥意思了。一瓶酒,并不是单一酿出来放一段时间就能好喝的,中国白酒的魅力,就在于将几种不同风味(由不同年份、不同窖池等导致味道不一样)的‘调味酒’,和作为主体的‘基酒’,调合成一款风味复合的成品酒。这有点中国哲学的韵味,和中国菜的原理有点相似。


  • 10楼
    人若水镜 2018-10-12 11:28:05

    谢谢邀请。


    在头条上,以前没有回答过『关于白酒的问题』,原因是:很多时候,提问者问的问题过于开放,如果回答到全面、公正、自己满意,可能要写好多的字,我有点懒。

    废话少说,上干货!

    一、先澄清几个概念:

    1、纯粮酒是个伪概念:

    什么叫『纯粮』?是想说『全部用粮食』吗?请问:什么是酿酒?科学来讲,就是通过微生物将淀粉和糖转换成乙醇(酒精)的过程。

    请问:玉米是不是粮食?高纯度的酒精就有用玉米酿造的,汽车所用的乙醇汽油中添加的就是。高粱是不是粮食?豌豆是不是?红薯是不是?木瓜是不是?

    既然都是粮食,那么『纯粮』想要说什么呢?酒精也是纯粮酿造的,不是吗?又能说明什么呢?

    众所周知:伏特加是用土豆或谷物酿造的;朗姆酒是用甘蔗酿造的;白兰地是用葡萄酿造的;威士忌是用大麦芽酿造的……怎么啦?纯粮,是个高级、安全的代名词吗?骗骗外行而已。2、关于蒸馏:

    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包括蒸发和冷凝两部分,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纯微生物发酵,一般酒精浓度不会超过14度,超过的后果是:微生物会被自己生产的酒精杀死,发酵自然停止。

    因此,业内有『世界三大古酒』之说:即,葡萄酒、啤酒、中国的米酒。没有经过蒸馏,度数不会太高,如果有度数很高的『古酒』,往往是后加的酒精。

    而这『古酒』蒸馏后,分别对应『世界三大烈性酒』:葡萄酒蒸馏后得到白兰地,啤酒蒸馏后是威士忌,中国的各种米酒蒸馏结果,就是中国白酒。对应关系清楚了吧?

    蒸馏技术从中东进入中国时间,大约是在宋末元初。所以,《水浒》中武松打虎前,喝的酒大约相当于啤酒或葡萄酒的度数,绝对不是现在的『白酒』,这样还原就可以理解:武松为什么喝了十八碗,还可以进行剧烈运动!

    3、中国白酒是地域性产品,是特产,每一种中国白酒都有自己独有的原产地,国家对此也有保护性措施。比如,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产自特定地域的产品,这些产品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也就是说,中国白酒的生产要素中,地域是一个不能脱离的必要因素,气候、地理特征、微生物菌落等等,直接影响酒的品质。

    并不是在哪儿生产都可以,随便找个农村就可以开干,没这么简单!忽略所在地域,直接谈白酒,无意义。

    4、关于微生物和发酵:

    每一个微生物,都是一座生物化工厂,它们所生产物质各不相同。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可能将淀粉和糖转换成酒精(乙醇),也有可能转换成甲醇、甲醛、杂醇油等。目前,科学的发展,还不能完全搞清楚所有微生物的种类和生产过程。

    因此,微生物(酒曲或窖池)需要养,需要驯化,一代一代的优化;更需要在生产过程加以控制和管理,发酵技术的高低,决定了最终的酒品质。

    现在我们可以明白『工业酒精』与『食用酒精』的区别是:杂质、异味和有害物质的多少。

    即便是食用酒精,也必须要经过脱臭、除杂处理,否则,绝不可直接饮用。

    5、勾兑:配制酒与中国白酒

    通过上面的叙述,可以知道工业酒精与食用酒精不同,食用酒精也绝对不等于『中国白酒』。

    先说『中国白酒』:传统的中国白酒是采用『固态发酵法』,经过复杂的酿造、蒸馏、陈化、复合调制而形成的酒精饮品,液体中除了水和酒精,还有种类繁多的呈香类物质和萜烯类物质等等,成分复杂到目前的科技都无法完全分离出全部的种类和含量。

    传统工艺的高难度就在于:如何在发酵过程中,将有害物质通过复杂的工艺去除,且不能伤害总体的风格。这需要很高的技艺,不是谁都能随便掌握的。

    配制酒,也叫『新工艺白酒』,是在建国初期由于粮食紧缺,且消费者存在酒精饮品的刚性需求发展出来的技术,它的主要思想是:如何用酒精和香料,最大程度的模拟传统白酒的风格。大家所了解的『勾兑』,多数是在指这种工艺。

    而,传统工艺中的『勾兑』,是指『以酒调酒』,最终让酒体达到平衡和稳定,提高酒的品质。

    在电视剧《女儿红》中,就有这样的桥段:酿出的酒酸了,就请了行业的顶级高手,用更好的、陈年的基酒,根据不同比例和工艺调制,最后成功的将所有酸酒变成顶级好酒。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中国各大名酒厂所说的『勾兑』,是这个意义上的『配制』和复杂的工艺过程。与『三精一水』的配制酒,是不同的概念。

    6、中国传统白酒与洋酒的区别:

    除了后期的陈化、勾兑等工艺,最大的区别是:它们的基础酒生产原料、酒曲、气候、微生物菌落等因素完全不同,此处就不展开了。也因此,最终表现的口感差异极大,相信大家都有体会。

    7、关于窖龄和酒龄:

    简单来说,浓香型白酒有两个时间轴:窖龄和酒龄。而,酱香型和清香型白酒只有一个时间轴:酒龄。

    浓香型多用土窖,窖泥中微生物菌落繁多;而,清香型多用地缸(把水缸半埋于地下)或不锈钢设备,酱香型多用青石板砌窖池。

    大家稍想一下就能明白。茅台也从来没说过,它的窖池有多少年?对吧!

    当然,这不代表没有窖龄,酒水就不好。茅台,绝对是响当当的品质当家,是中国白酒的顶级代表!

    二、中国白酒的品质:

    至少取决于:微生物、酒曲、酿造环境、蒸馏技术、过滤、勾兑工艺等。不多说了。

    三、回答题主的提问:

    1、纯粮酒,是个伪概念,纯粮说明不了酒的品质好与不好。

    2、个人自酿的白酒:也说明不了酒质好与不好,这不是一个判断标准。可能会出顶级好酒,也可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品质不佳。也可能这批好,下一批不好。

    3、从地域上来说,行业内公认的是:四川、贵州两省,较适合酿酒,出酒量大,酒品高。当然,这也不代表其他省份的就不如四川贵州。具体酒品需要具体分析。

    4、从品牌上来说,大品牌或老名酒的核心品系,相对稳定,品质好。无品牌的,难说品质稳定,尤其是长期大批量生产时。小批量的酒质,另当别论。至少,大品牌的技艺、风险承担能力,要远高于自酿酒,不安全因素要小得多,不是吗?

    5、结论:小作坊要想让人信服,拿出证据来,争取早日纳入各种质量管理体系中来,说说出你的优势所在,最终发展成品牌。

    没有贬低谁的意思,不喜勿看。


说点什么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