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月份,B站财经领域杀出一批黑马「巫师财经」。
短短3个月,发布的10多条视频吸粉300万,成为B站第一财经UP主,粉丝数比其他所有财经UP主加起来的还要多。
这些视频主要科普经济领域的资本运作、行业内幕等现象,每条播放量达到200W-500W。
这种指数级增长的数据,使巫师财经成为了现象级的财经博主。同名公众号均阅读量达到5W+,微博粉丝数达到100W,YouTube粉丝数41W。
刚做账号时,巫师财经的视频片头,宣传口号,可以用嚣张来形容。
比如一棒子「打死了」其他所有财经UP主,说他们的视频没有能打的,得他靠巫师来。
比如称B站财经区百废待兴,突然冒出个巫师,水到渠成,成为B站耀眼的光芒。
比如称其他财经博主内容都不咋地,称U站其他号为营销号。私以为,大概是通过这种吐槽其他账号的形式,来衬托出自己的优点。
小公举团队分析了巫师财经大量的视频,发现有这四大特点:辞藻堆砌,包装经历,高大上形象,结尾升华。
1、大量辞藻,堆砌内容
例如在下面一段不算长的段落中,使用了几十个形容词。
众星捧月、纸醉金迷、皮囊、跳板、自顾沉浸、高傲跋扈、心态膨胀、财富加持、灯红酒绿、声色犬马、名利场。
很少见到,一篇财经文章会用这种写作手法,恍惚间有种看郭敬明小说的感觉。私以为,使用这些华丽的词汇,目的可能是塑造财经行业的光环感。
比如,在形容资本现象时,会使用宏大,磅礴,冷门的成语,让人读起来觉得有文化,高大上。
2、包装经历,塑造神秘感
在多个视频内容中,透露自己的经历。比如“在投资银行工作”,“第二天瑞信来挖人”、“他曾在美林ecm,我曾在中金ecm”等。通过一些案例信息,旁敲侧击证明自己有光辉的经历。
更关键的是,巫师财经喜欢塑造神秘感,比如不直说是哪家投行,比如我最了解的还是投行,但不敢说太多。
这种表现手法,在知乎上很常见。
比如「人在米国,刚下飞机,利益相关,不说了」。比如「我曾经,但由于XX原因,就不说太多了」。
3、树立高大上的形象
在自媒体行业,树立高大上形象,也就是人设非常重要,可以使粉丝产生盲目的崇拜感。
巫师财经擅长使用朋友的经历,侧面证明自己很牛逼。例如在一条视频中,使用了大量的案例来证明。
4、结尾升华内容
这和绝大多数财经博主不一样,反而是情感,社评类的自媒体用的比较多,巫师财经应该是借鉴了这种手法。
比如年轻人要脚踏实地,我们要负重前行等等。说实话,有一种浓浓的鸡汤感... ...
但是粉丝却很吃这一套,纷纷泪目,感动的稀里哗啦。
原本以为,巫师财经是财经领域的一批黑马,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巫师财经视频中大量内容,是抄袭洗稿做出来的。
今年2月份,巫师财经被扒洗稿抄袭了多个投行从业者经历,知乎高赞答案。众矢之的巫师财经变相承认了洗稿,说自己没有注重版权意识。
我们找到了涉嫌洗稿的案例。
比如巫师财经2019年10月16日发布的视频《逆风翻盘!保时捷&大众的恶意并购》×华尔街见闻2019年6月30日发布文章《大众保时捷世纪逼空案,孙子和外孙巅峰对决!》
左图为华尔街见闻配图,右图巫师财经配图。其中大量数据,图片相似雷同,写作手法逻辑结构也高度相似。
还有很多案例篇幅原因不一一例举,2月28日巫师财经发布了道歉与澄清,大致就是承认了洗稿。
巫师的每条视频时长大约15分钟-30分钟,稿件文字数在7000-14000之间涉及大量行业,公司,数据,属于较深度的内容,至少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
由于视频中的专业词汇密度很大,可能在刚做号之前,就已经储备了多个视频和稿件。
在2月份过后,巫师财经的原创视频数量迅速减少,每个月只能发布1-3条原创视频,5月份只分布了1条视频,6月份没有更新。
目前巫师财经已经宣布退出B站,虽然有很多人吐槽,但已经收获了大量粉丝,到哪里恰饭恐怕都是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