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商家朋友:
线上对于赠送权益的使用,会计入会员消耗金额,给商家朋友带来数据困扰,影响经营。现对此进行数据修正,欢迎大家体验并反馈意见,感谢大家!
背景
商家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客户办卡(充值卡、次卡),计入商家负债。客户进行消耗卡内容时(余额、权益),当做商家的营收,抵消负债,计入收益。
对于赠送的权益,属于商家的营销成本,由商家自己记录成本,消耗时进行统计即可,不计入营收。
使用场景
1、臻美丽美容院最近推出“秋季美容次卡”,为了提高销量,开卡即赠送3次小气泡项目。推出当天,售卡高达近百张。
2、嘤嘤是购卡人员之一,一周后到店消费了赠送的小气泡项目,体验后表示皮肤状态不错。
3、c姐是美容院财务,月底统计营收时,对于赠送项目的使用单独计算,不计入会员消耗金额,即不统计为店内营收。
发布内容
1、对于赠送类的权益,会员使用后,不计入会员消耗金额;
2、修正指标统计口径:客户消耗金额、服务销售金额、产品销售金额、客单价。
指标口径调整
1、客户消耗金额
a)现有的逻辑:
订单完成时间在统计时间内,会员使用消耗类付款方式进行付款的金额总和,不包含会员使用现金类付款的金额,统计时会减去消耗类退款的金额。
消耗类付款方式包括:
余额类消耗:是指本金余额、赠金余额的消耗;余额类消耗在计算会员消耗金额时以余额扣减的金额进行统计;权益次数类消耗:是指次卡权益、组合卡权益、开单赠送权益、次卡赠送权益、充值卡赠送权益、会员导入权益、积分兑换权益、兑换券权益的消耗;权益次数类消耗在计算会员消耗金额时不同类型的权益计算方式不同。
b)调整后逻辑:
余额类消耗,是指本金余额、赠金余额的消耗;余额类消耗在计算会员消耗金额时以余额扣减的金额进行统计;权益次数类消耗,去掉赠送类权益的消耗,枚举:开单赠送权益、次卡赠送权益、充值卡赠送权益。
c)次数权益消耗对应调整
a)现有的逻辑:2、服务销售金额
订单完成时间在统计时间内,客户消费服务项目的实际付款金额+客户消耗金额之和,统计时减去服务实际退款金额及会员消耗回退金额。
b)调整后逻辑::
客户消耗金额去掉赠送类消耗金额;若为有限次卡权益、通卡次卡权益,统计时去掉赠送的服务权益,见上诉“客户消耗金额”。
赠送类消耗枚举:赠金余额消耗、开单赠送权益消耗、次卡赠送权益消耗、充值卡赠送权益消耗。
3、客单价
a)现有的逻辑:
订单完成时间在统计时间内,(服务消费金额+产品销售金额)/成交客户数
b)调整后逻辑:
(实际收款金额-开卡充值金额+客户消耗金额) / 成交客户数(去掉开卡充值的客户数)
相关说明
会员在使用赠送金额进行消费时,会计入“会员消耗金额”,后续优化。
各位商家使用过程中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