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社区发了贴,就一发不可收拾了。3天前我还是一个看客,今天我成了50前达人。很惊喜,很意外,很荣幸!
打开话匣子往下说正题,看看我们这一个多月以来都做了哪些“神操作”?又遇到了哪些痛心的事!
一、神操作
1.贴着地平线的定价
在没有研究透彻规则的情况下,我们冲冲上马了链接。然后才发现,哎哟?拼多多怎么会有这么多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流口水的“营销活动”?!赶紧报几个试试,然后就听见负责报名活动的小姐姐扶着1000度上下犹如啤酒瓶底厚的眼镜说:额滴个神啊!
我们放下手里的活,抱着“试试看”而又“迷惑不解”、“大吃一斤”的态度走了过去。几秒钟后,所有人一言不发回到自己的座位。一位刚来的小姐姐说:张总,我们是不是缺一个技术过硬的运营高手?我们张总说:大神要么自己玩去了,要么被人高薪“baoyang”了,哪那么容易找?!你们就是我最厉害的运营!
好,您说啥都是对的,谁让我们拿您工资了呢?!
虽然没揭晓刚才那件事的答案,想必大多数都猜到了:对!贴地表的价格去报活动,快递费都不够!
2.作死的包装
我们用来装产品的瓶子成本为1.3元/个,大规格的盒子2.1元/个。仔细看了看大多数同行:塑料袋、一次性餐盒、薄款PP盒。
特别是新手,您可千万别小看1,2块钱,等你做电商的时间稍微再长那么一丢丢,你就会发现:我去,1毛钱都可能压倒你!
3.有想法就想都不想的去做了
已经记不清SKU编辑过多少次了,而且是全部删掉重新填写,就非得给它取一个“与众不同”、“彰显身份”的名字吗?
还有主图、详情页,也在不断的改来改去!为啥?一开始没准备好呗,货卖的不咋滴还觍着脸想着“超越自我”呗!
4.没有耐性,心急火燎
今天直通车烧出来30单,哟?还不错哦!明天直通车烧出来1单,哎哟我去?是不是主图有问题?是不是人群设定的不精准?是不是。。。。。。
其实啥也不是,就是想多了!
5.对各种活动和规则认知太少
这个是最有体会的一件事,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它包含了:定价问题,活动规则,价格与各活动之间的附属关联问题等等。
比如:要报9.9特卖,你会发现引流款达到预订价格很容易,但是利润款的价格比引流款赔的更多。相对来说,秒杀活动就不用顾及这个问题,因为它可以删掉不想做活动的SKU,你甚至可以只用引流款报名活动;寄了样品准备参加竞价活动,我的妈妈咪呀,没有跟我们家一样的规格,每次都是“与竞价商品非同款”。
二、第一条中一系列问题的结果
1.价格!价格!价格!
因为前期的定价问题,造成现在无法使用“限时限量购”工具。稍微有一些经验的朋友肯定知道,没有这个工具到底有多可怕?
如果没有活动做“支点”,你只能按“原价”在那放着,只能用优惠券来达到合适的价格。达到的目的虽然相同,但是效果天壤之别,人家看见你的价格直接就不进来看了,你的优惠券即使是近乎“白给”也没有用。
2.直通车越烧越乱
不停的改主图,好不容易烧出来的权重以掩耳盗铃儿响叮当的速度飞走了。烧出去的钱,变成了做图的稿费。
3.人群标签混乱
在千人千面下,人群标签非常非常重要。标签从哪里来呢?直通车数据、场景数据的积累,“真实买家”标签,还有价格!为什么有价格呢?不同的价格决定了不同的购买人群,这个不难理解。如果价格变来变去,系统很难判断你到底是面对的哪一个层级的消费者。
4.整体整顿和现在为什么有时间发帖的我
经过几天的思考,我们决定:重新规划,全面调整!
张总前天说:手里没活的带薪休假,赶紧该睡的睡,改吃的吃,修整完回来好干活。
你!谁?你!谁啊?你!我啊?对!你留下来发帖,把咱们的痛苦经历说一下,提醒一下其他的新手:前方有雷需谨慎,现在看帖还不晚!
好!你够狠,你们休息的休息,留下我在这残害自己的脑细胞!工资我不要了行不?张总:行!好吧,算我没说!
不过,还是非常佩服我们张总的理念:虽然我们现在难,但是如果能趟出来一条路,就是我们自己的!即使,以后你们有人想跳槽,也能拿出来点真本事去应聘!
牛!确实牛!这胸怀,这思维,我陪您玩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