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商家别人参加的是活动,你参加的是假活动,这是为什么?   文/肖钦   11-06 14:53

现在只说下日常的一些活动,暂不说平台大促或是说大促前的一个小范围A++级的那种为S级大促做预热的。其实只要是平台的促销活动,官方发起,存在公域流量入口展示的。它都会有一个连贯性的反应,都会有自身的贡献要求。如果你一次做不好,第二次也不理想,第三次还不知道要怎么做,只是报名和稍微叫下客户转线上交易或是偶尔来点客户交易的话,你基本会被这个活动或是其他连贯的活动,拉黑到小黑屋。因为你的贡献值太小了,竞争力就小了,你是没办法再去竞争获取这个位置的,别说能进去了。就看这次的质享家1107大促就可以知道,它紧接着要你准备的是12月商人节。刚好这就是A++级预热接上S级大促的一个组合促销,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平台方希望你真有实力,真想在平台获取客户的,能够跟着平台的节奏,在为平台贡献的同时,平台能为你在一整段时间去获取客户,让客户不断养成对你工厂的习惯,或是说一个认知度、需求。因为同样都是深耕B2B的,他们很清楚,客户不会是一次性采购的或是集中在某一天采购的,所以给予的奖励就肯定会是整个阶段的。所以很多人做的一个活动策划或是活动方案,预测的结果总是当天的,而不是考虑后期的一个活动效果影响,你完全就是用C端的活动来检验B端的了,很不合理!

接来下,我不说平台大促,说我们平时都会参加,也都很有机会去参加的,且被官方提到很重要的位置的一个活动。做阿里,很多人说缺流量,缺访客,询盘和转化就更不要说。他们都把这些推给了平台本身就不给力,或是推给了行业top,他们把流量都吸走了,官方就给他们开了很大的阀门。

最好你不要这样想,除非你真不想做阿里了,每个成为top的,他之前也是跟你一样,他之前同样有他要面对top。但他们更多的是去深耕这个平台,这个平台的规则和这个平台的趋势,不断去积累。

现在的特卖和伙拼上到了这个位置,回忆下以前这两个位置是什么的

先探讨下很多商家朋友会面对的问题或是说有过的疑问,从问题去解答来切入会更好。

1.活动基本都不敢参加,一参加就是亏,受不了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多商家面对着的,而且都是不知怎么解决的,一面觉得设置高了价格,那我本身的一些客户又会觉得这个很不合理,如果不设置的话,我参加活动,最低的活动都是要打8折还包邮的,那我得亏多少进去,每次参加活动不但要亏,还要找客户帮忙下点单,不然系统还给我自动下架活动,因为有时间要求,多尴尬!

我就很想知道,你们在做店铺规划,产品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一个活动的问题?

先不说能不能亏,或是有没必要亏。但作为免费流量四大来源之一的活动,你也能忽略不考虑,你这厂是有多牛啊!给你手下的运营得多大的挑战啊!你说是吧!

还有就是,为什么更多的商家,他们是不会亏的,反而又还卖得更加好,本来店铺还有其他款或是就同一款设置了不同价格,他那个活动款还是很乐活。有点神奇,但你又有点想不通是吧!

这些点,你考虑下有没道理,或者是看看有没人这样搞:

1.设置两个链接,一个标榜厂家零售,一个标榜批发。零售的设置单个价格,不出现阶梯价格;批发的设置三级阶梯价格,相互有一定的落差值,相互在详情页有个关联;

2.一个链接三级阶梯价格,设置第一档价格高,第二档价格是第一档价格的一半,第三档价格是第一档价格的三分之一。可以适当的提醒一下拿货的价格问题,这里送你不计入最低价的教程;

1.手工改价:卖家在买家下单后手动进行的改价,不计入 30/180天最低成交价;

2.1分钱拿样:通过样品中心的"1分钱拿样"活动进行的交易不计入 30/180天最低成交价;

3.进货券 /补货券:使用进货券和补货券的优惠金额,不计入 30/180天最低成交价;

4.秒杀、闪购类官方活动:价格明显大幅度低于商品正常价格的官方活动,这类活动的活动价格往往在商品 30/180天 最低价的 7折及以下,如秒杀、新品闪购活动等。

5.分销价:"我的阿里-分销管理-分销优惠管理"中设置的分销价格;

6.单人定向优惠:"我的阿里-分销管理-单人定向优惠"中设置的优惠价格;

7.淘货源拿样单品优惠价格;

8.官方满优惠活动:1688官方的满减、满包邮活动折算后的商品价格,不计入 30/180天最低成交价

9、使用返利金导致的优惠价:因买家使用返利金而产生的优惠价格;

10、卖家发起的订单:通过卖家中心-发起订单为买家创建订单时确认的商品单价将不会计入30/180天最低成交价

温馨提醒:30/180天最低成交价的逻辑中以下价格未被剔除,仍然会被计入30/180天最低成交价:

1.商家自行设置的限时促销、会员价;

2.商家自行设置的满减、满折、优惠券;

3.商家参与运营创建的单品促销活动,包括伙拼、快订等;

4.无线统一折扣价(即手机端折扣价);

2.我做定制的或是加工的,我也没办法参加活动,只能是看着别人参加了。

如果你是快消品的,这句话不该出自你的口,因为你要是这样想,也没几个人敢找你加工,我连你的东西怎样都不知道,你要我一批货找你加工,我连你的东西是怎样都不知,你要我花钱去你那看看,要是没结果呢?或是你同行就能给我发样品或是他们做的一些现货,就你不行,我还去看你的。

如果你是工业品,这有一定的难处,的确很多都会限制住,这个真没办法。但我觉得的话,如果这能想办法玩就尽量找办法玩,只要是你的东西就行。不然找别的途径,还有就是看下你同行都玩什么活动,这个很重要,有第一个人在前面践行着的话,你这个是不会说参加不了的!

3.竞争力不足,活动把握不好,效果那么差,还参加来干嘛?我也有经常报名啊!

这个是连锁反应 ,不是单独的一个活动问题。

的确很多商家,真的是一到了2A就不断的报名参加活动,把后台能报名的都报名了,觉得这回能喝上一壶了吧!

但往往给到的结果是让他很失望的,有个毛线效果,阿里的活动就是坑人的,活动期还没毛流量,访客都还下降了,神坑啊!

有些商家把握不好活动的节奏,活动开始了,我们坐等就好,看看阿里的活动咋样,谁知道等了一天,毛都没,下次再想报的时候,却提示竞争力不足,贼尴尬了!

相信你们都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不但是遇到还是遇到了又清楚是啥情况就是解决不了!

先了解下这些活动最基础的时间点交易赛马,想要玩好一个活动,必须清楚的就是这个活动对时间节奏的把握,还有就是这个时间节点上同行的竞争系数有多大。下面给一些官方的时间节点你们看下:

伙拼:

(1)产品上线当天截止14:00时(含),产品累计成交总金额为0元的,阿里巴巴有权提前结束该产品的"伙拼(单品团专场)"方案;

(2)产品上线当天截止16:00时(含),产品累计成交总金额低于10000元的,阿里巴巴权提前结束该产品的"伙拼(单品团专场)"方案。

特卖:

10点,破0

12点,破2000

14点,破10000

16点,保持成交递增

20点,保持成交,看活动排序打榜

特卖这边的具体每个时间点的官方要求的一个成交金额,需要你们根据每个类目的要求去完成,我只是根据我的一个预测填上的数字,仅供参考,不作为依据数据。

商品竞争力的问题,更多的可以参考一下小二那边的,逐一检查好,不懂可以留言。

商品竞争力规则

还要回答下,为什么要参加活动,或者是说店铺什么情况下参加活动比较好,这些问题应该也很多人关注。

你参加活动的目的无非就是流量和成交,没有其他的,很少商家想到的是后期的一个铺垫。店铺什么情况下参加活动比较好,这个问题不用去考虑店铺的阶段,每个阶段的店铺都需要一定的活动作为一个流量引导的依据。新店铺更需要一个活动来先带动,让自己看看自身产品有没多大的影响力,或是看看有没可做付费推广的资格或是必要。

想要参加活动参加了还能带来效果,以下是你要考虑的几个点:

1.活动会亏,这个能不能把控,你的把控点在哪?亏出去的活动产品对你来说有什么作用

2.是否做好了店铺的产品规划,活动链接和日常主推产品有没做好关联;

3.你有没做好活动当天的策划,有没清晰的活动目标,是要活动当天的效果,还是考虑到活动后的反馈?

4.活动启动资金在多少范围,你打造的产品视觉是否适合零售端,B2B平台的活动,更多的是宣传一种厂家直销促销活动,更多的面对是零售端,零售客户,而且考核的一个排序因子更多的是买家数。

5.有没考虑过下次还要参加活动,这次活动的贡献值有没预估值,或是目标值。

来源:阿里巴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ubaibai36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标签:1688开店 ]

相关文章